还不是光大客户? 轻松三步预约,任意网点领卡!

字号大小:

认错才会赢之期货篇:控制风险最重要

发布时间:2011年04月25日

 

 

我一生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我会及时认错。因为在投资市场上,没有对也没有错,只有结果,那就是:对的时候你赚了多少,错的时候你赔了多少。――索罗斯

 

输或赢,在瞬息万变的期货市场,是太普通不过的事。

 

投资期货的人都知道,最重要的是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”。也就是保留一点投资的本金,作为日后打翻身仗的资本。

 

在国内,期货投资基本上不会出现爆仓现象。国内有涨跌停限制,在保证金不足时,即会被强行平仓了。

 

但是在海外期货市场,因为不设涨跌停限制,在市场行情发生较大变化时,由于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效应,就很容易出现“爆仓”,即投资者保证金账户中的客户权益为负值,投资者把资金全部亏损完了还不够,还欠期货公司保证金。投资者需要将亏空补足,否则会面临法律追索。

 

这样的风险,本该避免,却还是不时有人犯错。

 

2005年:中储铜爆仓

 

2005年底,中国国储物资调节中心(简称“中储”)爆出期铜巨额亏损案。

 

据当时媒体报道,原中储局进出口处副处长刘其兵,通过中储局期铜交易主要经纪商Sempra Commodities等数家经纪公司,在2005年9月,在国际市场上抛出了大量期铜沽空单。其做空的主要依据是国际市场上铜的价格高企,而国内市场受政策影响,铜价低迷,存在着套利的机会。于是,刘其兵便在铜期货上建立了大量的空头仓位。

 

可是未料到,从当年9月到11月,伦敦期铜价格随后由每吨逾3000美元急升至3700美元,此后又站上了4000美元上方。

 

中储局随后于11月和12月采取前所未有的补救措施,希望压低全球铜价,但铜价却一直保持在历史高位。

 

由于铜价急升,中储局在当年年底合约到期前大规模平仓离场、实物交割机会也变得很渺茫,相当大一部分仓位被展期。此后伦敦铜价继续大幅上涨,最终引致中储铜爆仓。

 

2005年11月底,Sempra及其他向刘提供授信的经纪公司赴京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谈判,希望中国政府承担全部交易损失。最后双方在2006年2月达成协议,各自承担一半损失,大约各6300万美元。

 

2008年:张卫星黄金爆仓

 

2008年,高得黄金张卫星“爆仓”案传得沸沸扬扬。长期唱多、做多黄金的张卫星,输了!

 

张卫星有一套自己的操作思路:“我们做黄金做了很多年,过去每年在6、7、8月份到来年的2月份之间都是牛市,我们一般的情况下是在6、7、8这3个月左右的时间,建好仓位还有订货现金,一直等到春节之前,这样的一个销售旺季和牛市来临时候的收获,这是我们的经验。

 

2008年6月,张卫星也没有例外,按照自己的经验,照样做了多单。

 

结果没有想到,2008年7月15日摸高每盎司988.25美元之后,8月15日直线掉落到每盎司772.45美元,波幅达到22%。

 

“根据我以往的经验,黄金价格的短期波动幅度不会高于百分之二十,但这次,因为很多国际大企业破产,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因为结算需要等因素突然大幅上涨,美元价格被推高,黄金价格迅速下跌。”这一次,张卫星输得很惨。

 

点评:

 

在投资中,经验主义往往害人不浅。

 

期货市场、股票市场,是经常在变化的。过去的经验和所谓的“规律”,特别是个人总结的经验,只能作参考,而不可作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。更为重要的是,过去的盈利模式和盈利机会,到了今天,反而会成为“毒药”与“陷阱”,这样的案例在我们身边其实举不胜举。

 

与很多投资品不一样,期货交易因为有杠杆性,因此风险的控制很重要,切不可“任性”地不断加仓。

 

比如,国际黄金期价的大跌,将张卫星打爆了仓,这就与张卫星重仓持有有关。他自己后来也说:“最后资金跟不上了。”

 

张卫星自己谈到,当时“不符合常态”的暴跌,使得他们原有的经验和风险控制都被打破了,所以导致爆仓。其实这说明,张卫星的风险控制和停损纪律是欠缺的。对于黄金,张卫星一直在单向做多,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,他承认自己单边赌多,最终在国际市场暴跌行情中破产。

 

而在中储铜爆仓案中,刘等人的手法也是大量单边沽空,结果因为市场单边上涨,根本没有给自身调整的余地、机会与资本,最终引致巨额亏损。

 

实际上,看错与看对,在资本市场里很常见,在期货市场中更是如此,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看对。及时调整策略,即便错了几次,只要还留有一定的本金,就还是会有翻身机会。

 

但是,如果不充分研究市场各种因素,而是一直死守多头或空头,并且不设置严格的止损机制,那么就很可能把最后的一点本金都亏完,甚至爆仓,最终丧失翻身机会。

 

来源:理财周刊


网银登录
  • 请编辑html内容!

    中国光大银行版权所有 互联网服务信息备案编号:京ICP备05013704号